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生李原傑,指導教授李哲夫發表之論文獲國際肯定,刊載於九月份的Circulation雜誌(排名第一的國際心血管疾病期刊,impact factor 14.816) (100/9)

學生榮譽

“Role of Perivascular Adipose Tissue–Derived Methyl Palmitate in Vascular Tone Regulation and Pathogenesis of Hypertension”(血管周邊脂肪組織所釋放的棕櫚酸甲酯在血管張力調控及高血壓的成因所扮演之角色)九月份的Circulation雜誌(排名第一的國際心血管疾病期刊,impact factor 14.816)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院於2011年10月27日舉辦「學術成果發表會」,發表多篇獲國際肯定的研究論文,其中,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生李原傑,與指導教授生命科學院李哲夫教授,以及實驗室研究團隊合作發表之「血管周邊脂肪組織所釋放的棕櫚酸甲酯在血管張力調控及高血壓的成因所扮演之角色」,發現棕櫚酸甲酯是一新強效血管舒張因子,為血管疾病研究帶來新曙光,獲刊載於100年9月的排名第一的國際血管疾病期刊Circulation雜誌,受到全球各界矚目。
現代人生活水準提高,日常飲食精緻,過去不受重視的血管疾病,逐漸成為隱形健康殺手,諸如高血壓、心臟病、血管病變等心血管病患日益增加,甚至每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三名,血管疾病已成為現代醫學重大議題之一。
了解血管如何調控是預防與治療血管疾病的基礎,生科院院長李哲夫教授表示,過去一氧化氮(NO)證實為血管舒張因子,此項研究於1998年獲得諾貝爾獎,影響相當深遠。2011年慈濟大學研究團隊包括生命科學院李哲夫院長、李原傑醫師、張希賢、江芝龍、藍文豪、劉晉宏、陳伯毅、陳美芳等人,與美國南伊大合作,發現棕櫚酸甲酯 (Methyl palmitate)具調節神經、血管的功能,與高血壓有密切關係,比起一氧化氮更敏感,是目前發現最強的血管舒(擴)張因子。
20年前李哲夫院長發現交感神經節釋放一種新的血管舒張因子, 2002年李院長回國後積極帶領團隊尋找該因子的研究。這次首次證實血管周邊脂肪組織所釋放、會調控血管張力的舒張因子,就是「棕櫚酸甲酯」(palmitic acid methyl ester)。除了血管周邊脂肪組織外,上頸部交感神經節及視網膜都會釋放棕櫚酸甲酯,廣泛分佈在人體內,並帶來全身性影響。此項研究發現棕櫚酸甲酯的作用不但有助詮釋如高血壓、視網膜血管病變等人體血管疾病成因,提供新藥開發方向,同時,慈大也成立院校研究團隊,以此成果延伸至各項疾病研究,進一步探討其關聯性,希望開啟這些疾病的創新治療策略。
此外會中同時發表慈大本年度另四項研究成果:包括由廖苡竹同學和陳紀雄教授團隊「hPTTG1基因藉由調控RhoA細胞骨架因子增加乳癌細胞侵襲及轉移的能力」,顯示hPTTG1基因與GEF-H1因子的表現對乳癌的侵襲與轉移呈現正相關,因此hPTTG1基因未來可做為藥物研發的標靶基因,也能提供癌症診斷及治療方向。慈大醫學院院長楊仁宏教授「甘醇酸會增加人類皮膚角質細胞對於紫外線光毒性之加成作用」,證實在皮膚美容產品及果酸換膚治療上經常使用的甘醇酸,會加成紫外線對於皮膚角質細胞的光毒性作用。張新侯教授帶領博士班研究生以及孫德珊副教授研究團隊「樹突細胞對於血小板有調控作用」成功發現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一種免疫細胞)與免疫球蛋白作用後,可調節血小板;而「奈米科技:可見光觸媒的抗菌應用」,開創新一代綠能抗菌劑概念,甚至顯示人體內使用的可能性,於抑制腫瘤生長、抑制食品污染及生活環境衛生消毒深具潛力。以上論文成果皆已發表於各大國際知名學術期刊。(文:吳雅萍)